23.jpgFRANCIS ALBERT LYN

教育

加拿大 多伦多大学 应用科学 学士学位 — 1972.5

概况

主要工作方向及专业领域为仪器仪表控制、控制程序设计编写;在特定的领域诸如金属开采、炼油、石化和核能源发电行业的电子仪器和数字控制系统的开发及应用有非常丰富的经验和知识积累。

主要工作经历

曾经在许多国家的大型和小型项目中作为一名高级工程师,拥有丰富的经验,对仪表和控制领域的了解非常深刻,且更能更好的满足实际需求。

加拿大新布伦瑞克。 Lepreau核能发电翻新项目 —

1.重新设计基于PLC控制的系统控制室紧急通风系统。审查、设计、识别错误,并提供设计修复方案。我开发了一套完整的设计要求,协助供应商实现和实现控制系统的验收测试。我的贡献是通过系统进度保存节省了100万美元的经济支出。

2.提供专业的帮助,调试执行在核仪器不工作时站点以0功率启动,并标示失败原因。

Cernavoda 2号核电机组项目,罗马尼亚。 — 提供现场工程项目施工和调试及技术支持。

中国 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 仪控部门主管 — 1995.8-2011.10

委派至中国浙江秦山核电站,提供工程师培训及技术支持工作。

牙买加 美国铝业及矿物质公司牙买加分公司 电子工程师 — 1973.8-1974.6主要负责电子系统的设计及控制。

加拿大 加拿大原子能工程有限公司 仪控设计师 — 1975.5-19981.1 主要负责仪器仪表的控制系统的设计。

加拿大 L.S电子系统设计 设计工程师 — 1982.3-1984.3设计和开发新的住宅供暖控制系统及应用程序。

加拿大 REBEDI咨询工程师公司 高级仪控工程师 — 1985.4设计并完成用户实际需求。

加拿大 安大略省电力公司 仪控工程师 — 1987

主要完成加拿大安大略省内燃煤电站监控系统的设计及开发。

ACRES 国际有限公司 首席工程师 — 1987.11-1990.7多发斯克项目的总体设计与规划。

加拿大 L.S.电子系统设计 高级工程师 — 1990.8-1991.9

微型控制主板的设计与制造,产品内的应用及程序开发编写。

美国 PAUL WURTH 有限公司 高级电子控制工程师 — 1991.9-1994-7

宾夕法尼亚铁路控制系统及宾夕法尼亚哈里斯堡项目的程序编写,文档编写和操作手册的输出。

加拿大 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 环境与质量控制部门主管 — 1995.8-2011-10

系统测试、迭代、设备运行环境监测,以及与安全相关的系统支持。

加拿大 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 仪控部门主管 — 1995.8-2011.10

该区域内加拿大重水铀核反应堆项目重建,安全系统软件设计。技术监督指导项目进程,并设计编写内部软件程序。

加拿大 L.S.电子系统设计 高级工程师 — 1990.8-1991.9

微型控制主办的设计与制造,内部软件及应用开发。

2011年至今,自主研发PLC。






Jerzy A. samuk

German, Design Technologist







欧洲的工作经验:


波兰。15 kV输电线路设计。波兰北部地区的能源配送中心工作。


德国。八年,在德律风根从事能源传输和分配领域。在整体设计规划中领导开发和设计的紧凑性和封装的功率分配单元,低电压220 / 380伏,和高达15千伏的电压。


研发并设计新的紧凑型开关柜,其采用新兴技术的复合材料,具有改进的绝缘可靠性隔离器。在开发过程中最大的设计挑战是动态短路及动态影响的解决方案。


按照客户给出的合同方案为用户设计照明系统。
按照客户需求开发相应产品:小型的用于烹饪5个鸡蛋可放在早餐桌上的装置。设计要求指产品体积小,现代化的现代设计,无噪音的运行状态、简单的操作和用户的使用安全性,使用耐热塑料外壳,每次使用消耗少于3汤匙水。该产品在德国制造,并在德国拥有非常巨大的销量。

加拿大原子能,谢里丹公园研究社区。
核应用仪器设备采购工程师。在采购周期的各个阶段,负责包括工程报价要求,技术投标评估和几个核电站的专用核仪器和设备的后序相关工程。


L.S电子系统设计公司。
公司发展的主要合作伙伴,主要负责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的电源开关、电子温控器,以及其他创新产品。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重要产品是嵌入式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其突出的是其独特的设计结构,体积小、效率高、使用方便和低成本。




曹学明

内蒙古人(目前居于德国),博士,从事核磁多通道线圈的研究


教育经历

博士,Albert-Ludwigs-Universität Freiburg

硕士,本科,北京大学


研究经历

2011年到全欧洲最好的核磁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读博士期间奖学金由德国实验室以工资的形式支付。博士课题为设计核磁共振专用的多通道线圈及配套的电子设备。

毕业时圆满完成了所有设计任务,包括前置放大器的设计制造,低噪声匹配网络的设计制造,线圈的设计制造,以及临近线圈去耦方法的设计。

博士期间被实验室选送到哈佛大学交流学习三个月,交流期间不仅完成了自己的科研任务,还指导帮助了另外一个哈佛的交流学者。

由于所做的工作完全超乎教授预期,收到了教授,同事以及同行的高度肯定。并且以满分的成绩取得博士学位。

此项研究可以直接被商用化。设计的前置放大器非常稳定,已经工作了3年没有出任何问题。设计的线圈整体可以有效提高核磁成像速度和核磁信号,并且是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超多通道(500通道)接收线圈。


研究成果

[1] Xueming Cao, Elmar Fischer, Jan G Korvink, Oliver Gruschke, Jürgen Hennig and Maxim Zaitsev, Design of a 3T preamplifier which stability is insensitive to coil loading, J Magn Reson, (2016), accepted

[2] Xueming Cao, Maxim Zaitsev, Jürgen Hennig, Jan G Korvink, Oliver Gruschke, and Elmar Fischer, A self-built two-stage stable preamplifier for small coils, Proc. Intl. Soc. Mag. Reson. (2014) p0923 (Oral, Magna cum Laude Merit Award)

[3] Xueming Cao, Elmar Fischer, Jan G Korvink, Jürgen Hennig, and Maxim Zaitsev, A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noise factor of the receive coil matching network, Proc. Intl. Soc. Mag. Reson. (2014) p1336 (Traditional poster, also be presented in MR Engineering Study group)

[4] Xueming Cao, Donglin Zu, Xuna Zhao, Yang Fan and Jiahong Gao, The design of a low-noise preamplifier for MRI, SCI CHINA SER E, 2011, Vol.54 No.7: 1766-1770

[5] Xueming Cao, Donglin Zu, Xin Tang, The design study on high-performance gradient amplifier for MRI, Proc of Great Wall 2008 Inter. Conference on Medical Physics and 14th National Annual Meeting of Medical Physics, pp167-168. (Oral)

[6] Robin Etzel, Xueming Cao, Choukri Mekkaoui, David E. Sosnovik, Timothy G. Reese, Mark Schuppert, Laura M. Schreiber, Martin Fiebich, Lawrence L. Wald, and Boris Keil, Design Optimization and Evaluation of a 64-Channel Cardiac Array Coil at 3T, Proc. Intl. Soc. Mag. Reson. (2015) p1780



44.jpg叶慧慧

浙江宁海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快速定量磁共振成像方法的开发

教育背景

浙江大学 中国杭州 2015年10月—至今

博士研究生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导师:钟健晖


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 美国波士顿 2013年9月—2015年10月

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放射医学专业 导师:Lawrence L. Wald

浙江大学 中国杭州 2010年9月—2013年9月

博士研究生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导师:杜一平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武汉 2006年9月—2010年7月

本科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


研究经历

回波偏移的快速梯度回波成像 2015年9月 — 至今

首次提出平面回波多层同时激发的信号在不增加扫描时间的条件下来增加三维成像时的回波时间。该方法用于梯度

回波成像的定量磁敏感成像。通过将该方法与wave-CAIPI方法相结合,全脑1.5毫米均匀分辨率的图像在35秒内完成。

多层同时的磁共振指纹式成像 2014年4月 — 2015年8月

首次提出t-blipped采集方法来实现磁共振指纹式成像的多层同时采集,以及针对性地提出直接螺旋轨迹的slice-

GRAPPA重建方法用以重建图像。采用以上采集和重建方法,可以实现三层同时成像,将原10秒每层的成像速度降为3.83秒每层。

并行发射系统中的多层同时激发射频脉冲 2013年10月— 2014年3月

参与在并行发射系统中射频脉冲的设计研究,主要针对多层同时激发射频脉冲的设计。

短回波时间的平面回波成像 2012年9月 — 2013年9月 提出由内而外平面回波成像方法,可有效缩短回波时间。

助教经历 2012年9月 — 2013年7月 磁共振成像基础、高级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应用

 

研究成果

1. H. Ye, D. Ma, Y. Jiang, S. F. Cauley, Y. Du, L. L. Wald, M. A. Griswold, and K. Setsompop, “Accelerating Magnetic

Resonance Fingerprinting ( MRF ) Using t-Blipped Simultaneous Multislice ( SMS ) Acquisition,” Magn Reson Med, vol. 00, 2015.

2. H. Ye, S. F. Cauley, B. Gagoski, B. Bilgic, D. Ma, Y. Jiang, Y. Du, M. A. Griswold, L. L. Wald, and K. Setsompop,

“Simultaneous Multi-Slice Magnetic Resonance Fingerprinting (SMS-MRF) with Direct-spiral Slice-GRAPPA(ds-SG)

Reconstruction,” Magn Reson Med, vol. 00, 2016.

专利

1. 杜一平、朱安特、叶慧慧,“一种用于缩短回波时间的由内而外平面回波成像方法”(授权公告号:

CN102890255B)

2. 杜一平、叶慧慧,“采用光学透镜作光传导的开放式PET/MR成像系统”(申请号:CN201310047164.5)

3. 杜一平、叶慧慧、童琪琦,“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旋转倾斜梯度线圈组件“(申请号:CN201410564499.9)

4. K. Setsompop, M. Griswold, H. Ye, L. Wald, D. Ma, Y. Jiang, “Magnetic Resonance Fingerprinting (MRF) With

Simultaneous Multivolume Acquisition”, (申请号:US2015034630)





Copyright ©2005 - 2018 深圳市前沿新技术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